什么是陶瓷电容器?

 陶瓷电容器是使用陶瓷作为电介质的电容器。

 
电容器由两块金属板和夹在它们之间的电介质组成。电容器的电介质采用多种材料,每种材料都有自己的特性。
 
陶瓷电容器的特点是介电常数高、体积小、耐热。此外,由于其频率特性良好,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高频电路中。
 
陶瓷电容器的应用
陶瓷电容器在数字电路中用作旁路电容器。电容器的独特之处在于允许交流电流通过,但不允许直流电流通过。
 
陶瓷电容器利用陶瓷的特性,用作耦合电容器和线路滤波器。例如AC/DC、DC/DC转换器电路和断路器电路。
 
它们还广泛用于消除高频和低频噪声。
 
陶瓷电容器的原理
其原理与一般电容器相同。当在两个电极之间放置陶瓷电介质,并在电极之间产生电压时,电荷就会在电极中积累,一旦积累到一定程度,电荷就会释放,从而表现出电容器的特性。
 
电容器能够储存的电荷量称为电容。电容和特性根据介电材料、电极之间的距离和介电层的数量而变化。
 
陶瓷电介质采用介电常数较高的陶瓷,主要材料为二氧化钛和氧化铝。此外,使用钛酸钡可以制成容量更大的电容器,尽管价格会稍微贵一些。
 
陶瓷电容器的类型
陶瓷电容器大致分为低介电常数型、高介电常数型、半导体型。
 
1.低介电常数型
它以二氧化钛为主要电介质,耐温度变化,用于温度补偿。它也用于耦合。
 
2. 高介电常数型
钛酸钡等电介质材料的介电常数比氧化钛高。其电容较大,用于平滑电路,但价格稍贵。
 
3.半导体型
采用钛酸锶等半导体陶瓷作为电介质。它被认为是一种具有大容量和良好绝缘性能的小型电容器。价格是三者中最贵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