浅谈传感器的三大优势
优势之一:传感器将拓展感知能力,开辟信息采集新维度
不管一个人的能力有多强大,他都只能观察事物的某些截面,无论是时间上的,还是空间的,并且他的观察主要是人体感官所能达及的领域。人眼可以看见雾霾,却无法看出雾霾中有害物质的具体成分。但传感器可以做到这一点。
传感器是“人的器官的延伸”,它们可以代替人的眼睛、耳朵等去探测和感知,而相比人的能力,传感器在感知的广度、深度、准确度等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。2015年10月央视推出的“数说命运共同体”专题中,5位数据分析员用了21天分析从GPS系统(全球定位系统)获得的“全球30万艘大型货船轨迹”,分析比对的航运数据超过120亿行,从数据分析中他们发现,过去一年里途经“一带一路”沿线主要国家的海上货运量增加14.6%,而同期全球航运总量只增加3.8%。对于这个专题中核心数据的挖掘来说,GPS系统至关重要,而GPS系统就是一种与地理位置相关的传感系统。近3年春节期间央视联合百度推出的“据说春运”,也是基于GPS等地理位置数据描绘出春运期间中国人口的大规模运动。
今天遍布大街小巷的监控摄像头,同样是一种传感器。它们持续、稳定地记录着某些区域的现场状况,一些新闻事件真相的最终查明,正是得益于这些监控录像。
无人机,也可以看作是会飞的传感器,今天它在一些重大新闻报道上的应用,例如天津港爆炸事件、2016年洪灾报道中的表现,已经展示了未来的可能。而如果在无人机上搭载更多的传感器,例如采集环境数据的传感器,那么,无人机将在新闻报道中展现更大的潜力。
未来还将出现更多的智能传感器,它们将广泛地存在于各种环境、各种物体以及人身上。它们从过去人力无法企及的层面来获得数据,这些数据可以帮助媒体从新的维度揭示与描绘新闻事实。
优势之二:传感器可以探测未来动向,提供预测性报道新依据
过去媒体最缺乏的能力之一,是预知未来的能力。借助媒体人或专家的智慧来预测未来,总是有其局限性,且预测失灵的情况非常普遍。对于自然界与社会的洞察,越来越多的需要靠数据说话,而这些数据,未来将大量地来自物联网。
据媒体报道,2014年11月,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、江汉六桥、武汉二桥、汉江特大桥4座特大桥上被安装了传感器,实时监测健康状况,自动采集数据并进行分析。类似的做法正在更多的桥梁上实施。这不仅可以更有效地防范风险的发生,也可以使得在危险无法避免的情况下,桥梁自身可以发出预警信息。可以推想,类似技术,也会在更多的领域得到应用。
正如天气预报一样,很多传感器的主要作用就是监测某些对象的变化过程与趋势,因此,以传感器数据为基础预测未来,将是必然的。这也会为管理者和媒体提供预知未来的重要依据。
优势之三:传感器传导个性需求,“定制化”信息服务成为可能
传感器也是用户与媒体之间的连接器,是定制化信息服务的依据。
人的空间位置、身体状态、运动状态甚至心理反应,在未来都可以通过传感器或其他智能设备来探测或描述,这为基于个人的即时场景的信息生产与推送提供了依据。因此,未来的用户研究,将需要更多地借助物来理解人。当越来越多的智能物体存在于人的身体上(如智能手机、可穿戴设备以及其他的传感器等)以及人的生活环境中(如智能家居物品),各种与人相关的物体的数据,便成为人的行为、需求及状态等的一种外化或映射。也可以说,传感器可以提高人的“可量化度”与“可跟踪性”。
未来的定制化信息生产,将是针对个体及其关联场景的整体情况,进行个性化定制。而用可穿戴设备与传感器来了解用户的实时需求与场景,完成个性化数据采集与传导,是定制化生产的基础支持。例如,当我们参观一个博物馆时,可穿戴设备(如智能眼镜)的传感器感知到我们关注某件展品,就可以从网络中搜集与此展品相关的信息,通过耳机或其他方式推送给我们。这是今天博物馆的导览服务无法相比的。
当然,当用户的“个性”可以通过可穿戴设备、传感器等方便地测量、传导时,个体的隐私暴露风险也必然加大。如何在两者间进行平衡,将成为未来传播伦理中的一个新问题。
放眼未来,我们还要看到,传感器不仅连接起了数据与媒体,连接起了用户与媒体,也为智能化的新闻信息生产包括机器自动写作新闻提供了前提,传感器新闻也将进化为智能化新闻。